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公司资讯

北斗民用市场爆发在即,预计2020年产值超三千亿

时间:2019-06-25 来源:乐晴智库

北斗系统主要有行业市场、大众市场及特殊市场三大应用市场。

1)行业市场:

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电力应用及农业等行业,目前行业市场处于规模化应用发展期,未来增长速度有望加快;

2)大众市场:

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及可穿戴设备等市场,大众市场处于标配化应用启动期,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3)特殊市场:

主要包括公安、防灾减灾等市场,特殊市场处于维持稳定增长期,仍是北斗行业需求扩张的重要领域之一。

预计2020年北斗系统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据人民网报道,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年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在2018年已超过3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640.jpg

行业市场:处于规模化应用发展期,未来增速有望加快

卫星导航行业市场处于规模化应用发展期,市场未来潜力巨大。目前,北斗导航的位置、导航及授时功能已经成功应用于车船监管、电力、农业等市场。

当前,很多北斗行业细分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成长动力来自国家政策及重点示范项目的推动,但随着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市政管理、安全监测、电力等细分领域的稳定增长,更多市场机会将不断涌现,市场未来潜力巨大。 

车船监管:北斗助力信息化和现代化,政策支持应用持续推广

北斗系统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现代化。监控各类车辆合规使用、行使、保障休渔期动态监管、船舶安全行驶和渔业安全生产等,从而能够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已有超过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近6万渔船、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

政策支持下,北斗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不断扩大。2018年,交通运输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提出,要分阶段稳步推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全覆盖。我们预计,未来在政策支持下,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电力及农业:北斗电力市场稳定增长、农业市场或打造新增长极

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及授时功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方面,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电网时间基准统一、电站环境监测、电力车辆监控等,其中电网时间基准统一等迫切需要高精度北斗服务。

电力管理部门通过使用北斗系统的授时功能,实现电力全网时间基准统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截至2018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建设完成北斗基准连续运行参考站200座、为23条国网级重要输电通道提供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形成覆盖重庆、四川、甘肃等13省市的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

北斗农机应用保持增长,政策助力植保无人机、农机无人驾驶的推广。在农业市场,北斗系统的应用包括:深松整地作业监测、自动导航驾驶作业、远程监控和作业调度安排及无人机植保等方面。

640.jpg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使得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加快发展,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收益。但是,目前我国自动驾驶系统在农机上渗透率低于1%,远远落后于美国40%的渗透水平,具有明显的增量空间。

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施,卫星导航高精度产品价格的下降,农业人力成本的提升、对农机更高效率使用的追求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北斗农业市场的培育期将被很大程度地缩短,农业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已经到来。

我们分析认为,未来北斗农业市场有望在北斗前装、存量农机北斗化、智能化远程监控平台和农机共享等方面出现显著的增长点。

大众市场:处于标配化应用启动期,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大众市场处于标配化应用启动期,车联网、智慧城市及可穿戴设备酝酿千亿级市场。

利用北斗定位功能,实现手机导航、路线规划等一系列位置服务功能,使人民生活更加便捷。主要应用于车联网、智慧城市及可穿戴设备等,通过与信息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众多的位置服务功能。

我们预计,未来北斗系统的大众市场将随着大众消费的升级,加速标配化的进程,应用于更多的细分市场。

车联网:北斗提供主要技术路线支持,2021年产值将超百亿

“北斗导航+5G通信+人工智能”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技术路线。

1)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方面,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是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的关键基础技术,通过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定姿,为自动驾驶提供综合位置姿态传感器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形成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2030年中国将有800万辆自动驾驶乘用车,与之相关的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3)预计2021年我国北斗车联网市场产值将超过80亿元。

中国车联网市场在宏观政策、潜在市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将保持快速增长。据赛迪顾问发布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统计数据,我国车联网产值从2016年366.4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4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17%,预计2021年国内产联网产值将达到1150亿元,2019年-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41.54%。2025年前,大部分新车都将联网,同时联网汽车渗透率也将不断提升。

同时,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60%。据《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北斗车联网的市场渗透率为7.1%,北斗在未来无人驾驶预计将达到50%的渗透率,若假设北斗车联网的市场渗透率仍达到7%,我们预计2021年我国北斗车联网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640.jpg

智慧城市:规划投资年复合增速超20%,将拉动北斗产值增长

智慧城市是通过交互平台将人、车、物、网络等互联互通,形成有序网络,为智慧服务提供智慧化支持,最终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等进行智慧化运用;在智慧城市行业,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养老、城镇供热、供水排水等方面,国家北斗服务网已经为全国超300座城市的各种行业应用提供北斗服务,有效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完善,全面实现北斗的“百城百联百用”。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规模有望超过5000亿元,从而拉动北斗产值增长。截至2017年,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7%的地级市,总计有超过500个城市正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签约总量超过4000个。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统计数据,中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规模从2013年的1154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32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78%。

2015年-2017年年均增长率为26.01%,均高于20%。因此,我们假设未来智慧城市增速仍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则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规模将达到5657亿元,我们预计,随着智慧城市投资规模的高速增长,北斗市场规模有望随之持续扩张。


穿戴式设备:主力设备标配化,2021年产值有望超500亿美元

市场主导企业的穿戴式设备已全面支持北斗系统。

1)在穿戴式设备市场,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提供位置服务,使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救治更加及时和精准,为“健康监测”增加了安全砝码;

2)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1.25亿台,较2017年增长8.5%。同年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超过55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350亿,较2017年增长32.5%,中国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智能可穿戴市场。

目前,小米、华为等市场主导企业的产品也已全面支持北斗系统,并于2018年上市了中国首创的“北斗芯”智能腕式手机;3)2021年中国穿戴式设备产值有望超500亿美元。

据艾瑞咨询在《小米公司招股说明书》的统计数据,中国穿戴式设备产值从2015年的28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42%,预计2021年产值有望达到79亿美元,按照当前最新汇率计算(2019年6月2日,1USD=6.9053CNY),折合人民币545.52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8%。

特殊市场:处于维持稳定增长期,仍是行业需求重要领域

特殊市场是国产替代最关键的领域,是北斗应用最快、最稳定的市场之一,处于维持稳定增长期。

特殊市场涉及军用、警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是国产替代最关键的领域,北斗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最体现国家意志,因此特殊市场也成为北斗应用最快、最稳定的市场之一。

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及服务在公安应急通信指挥、防灾减灾等细分市场获得大量部署,未来随着我国对自主可控的要求,反恐、维稳、警卫、安保等大量公安业务对高度敏感性和保密性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特殊市场众多细分领域将处于维持稳定增长期。

公安:预计2020年北斗警务车载终端的配备率将达100%

三级北斗公安应用体系已建成,提升了公安实战精准度。反恐、维稳、警卫、安保等大量公安业务,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保密性要求,北斗系统正在成为公安机关提高执法效率、执法水平、执法精准度和应急处突通信能力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安全;在公安系统方面,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公安车辆指挥调度、民警现场执法、应急事件信息传输、公安授时服务等方面。基于北斗的公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警力资源动态调度、一体化指挥,提高了响应速度与执行效率;

三级北斗公安应用体系已建成,2020年北斗警务车载终端的配备率预计达100%。2018年各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北斗的应用工作,已初步建成了全国位置一张图、短信一张网和时间一条线的“部-省-市”三级北斗公安应用体系,形成了纵向扁平化指挥调度和横向跨区域跨警种联动的综合位置应用,超过11万台公安专网设备实现了时频统一的服务与监管,提升了公安实战精准度。

北斗公安应用使公安出警时间平均缩短近20%,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总体提升2倍。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预计到2020年,北斗警务车载终端的配备率达100%,北斗单兵装备的配备率将达到80%,市场前景广阔。

防灾减灾:初步建立全国业务体系,预计市场规模将达75亿

防灾减灾是北斗较为突出的应用之一,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在防灾减灾方面,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灾情上报、灾害预警、救灾指挥、灾情通信、楼宇桥梁水库等监测等方面。通过北斗系统的短报文与位置报告功能,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快速应急通信等,可极大提高灾害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当前已初步建立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

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2018年北斗综合减灾救灾应用系统已在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模化建设应用,部署建成10个省级北斗综合减灾应用分节点平台、装备部署了4.5万台北斗减灾信息专用终端,初步建立了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

预计未来北斗高精度监控预警系统及终端市场总规模月75亿元左右。北斗高精度连续监测建筑物、桥梁情况,及时预警以降低重大事故的发生。利用北斗高精度自动化连续监测技术,结合建筑领域相关传感器,建立一套高效率、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为城乡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提供预警和有力的决策支持;

防灾减灾领域未来将产生几十亿的市场规模。

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全国目前有75万名灾情信息员,若按照未来人手一部北斗减灾信息专用终端及配套系统估算,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可达75亿元左右。(报告来源:申万宏源)




  • 电话:0471-3901781
  • 邮箱:postmaster@imbeidou.com
  • QQ:1104417048
  •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阿拉坦大街北侧旺第嘉华商业楼1号B段